【大中小】
本文來源:
百德
責任編輯:
發布日期:2019-08-05
文章導讀螺絲,也有人叫它“螺釘”[Screw] (螺絲釘)、“螺杆”(螺絲杆)。其實螺絲是通稱,而螺絲釘、螺絲杆都是互有區別的。螺絲釘一般叫木螺絲;是前端有尖頭的那種,螺距較大,一般用於緊固木製件、塑料件。螺絲杆是機螺絲(機械螺絲),是前端平頭的那種,螺距較小,均勻,一般用於緊固金屬、機器部件。
螺絲,也有人叫它“螺釘”[Screw] (螺絲釘)、“螺杆”(螺絲杆)。其實螺絲是通稱,而螺絲釘、螺絲杆都是互有區別的。螺絲釘一般叫木螺絲;是前端有尖頭的那種,螺距較大,一般用於緊固木製件、塑料件。螺絲杆是機螺絲(機械螺絲),是前端平頭的那種,螺距較小,均勻,一般用於緊固金屬、機器部件。
螺絲
發明簡史
第一個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(約公元前287年-公元前212年)。阿基米德螺旋是一個裝在木製圓筒裏的巨大螺旋狀物,用來把水從一個水平麵提升到另一個水平麵,對田地進行灌溉。真正發明者可能並非阿基米德本人。或許他隻是描述了某個已經存在的東西。說不定是古代埃及的能工巧匠們設計了它,以用尼羅河兩岸的灌溉。
中世紀時,木匠們使用木釘或金屬釘子來把家具和木結構的建築物連接起來。16世紀時,製釘工人開始生產帶螺旋線的釘子,這些釘子能夠更牢固地連接東西。那是從這類釘子到螺絲釘所跨出的一小步。
公元1550年前後,歐洲最早出現作為扣件的金屬螺帽和螺栓,都是在簡陋的木製車床上用手工製成的。
螺絲起子(旋鑿)在1780年左右出現於倫敦。木匠們發現用螺絲起子旋緊螺釘比用榔頭敲擊,能把東西固定得更好,尤其遇上細紋螺絲釘時更是這樣。
1797年,莫茲利在倫敦發明全金屬製造的精密螺絲車床。次年,威爾金遜在美國製成一種螺帽和螺栓製造機。這兩種機器都能產生通用的螺帽和螺栓。螺絲釘作為固定用件相當普及,因為那時已找到了一種廉價的生產方法。
1836年,亨利·M·飛利浦為十字槽釘頭的螺絲釘申請了專利,這標誌著螺絲釘根據地術有了重大進展。與傳統的一字槽釘頭螺釘不同,十字槽頭螺釘的十字槽釘頭螺釘頭的邊緣。這種設計使螺絲刀自動居中,不易滑脫,因此深受歡迎。 通用的螺帽和螺栓可把金屬件連接在一起,因此,到了19世紀,製造機器建造房屋的木材,已可用金屬的螺栓和螺帽代替。